层岩丛树图带跋 144.1x55.4

手绘-层岩丛树图带跋 144.1x55.4

作者
巨然
英文名
Juran
国籍
中国
画幅
竖幅
创作时代
五代十国
类型
手绘
内容
风景

文件大小
7.02 Mb
格式
.png
原图比例
1:3
原图宽度
1524像素
原图高度
4588像素
水平分辨率
96dpi
垂直分辨率
96dpi
打印宽度
12.7厘米
打印高度
38.1厘米
编码
Q1REFE0

巨然(活动于公元十世纪后期),江宁(今南京)人。开元寺僧,擅写江南景色,师法董源,亡国后,随李后主至北宋汴京。因巨然曾接受北方画坛的影响,故而一变董源横向发展的「平远」山水而为立轴形式的「高远」山水,但是用以描绘山峦的「披麻皴」与山顶山石的「矾头」,仍是董巨派的特征。另外,画中使用淡墨,用以捕捉一抹云岚的氛围,让人想起烟雨江南,则不改其南方山水画派的本质。;

本幅山水自十七世纪以来即为评家指为巨然之代表作品。但此是否巨然亲笔,因为款识资料,近代学者尚无定论。最近本院在画面右上方发现「尚书省印」,该印出自十二世纪初,为本作之时代下限提供了新的参考。 与一般所见北宋山水画不同,本作缺乏中、远景的区隔,只对弥漫着烟岚的山中景致作近距离的描写。北宋时存在着一种多轴连屏的形式,或许此轴正是某套成组山水的部份。(20061206);

巨然(活动于10世纪后半),钟陵(今南京)人。南唐灭亡,随李后主降宋至汴京。工画山水,师事董源,与师齐名,并称董巨。

此轴表现江南林木挺劲、烟岚缭绕的气象,景物虚实变化巧妙。描绘松软土石的披麻皴与山头卵石的矾头,皆为「董巨画派」典型特征。「之」字形路径蜿蜒萦回深入山中,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。诗塘上方明代董其昌将此图定为「僧巨然真迹神品」。

(20110913)

评论列表(0

发表评论(您当前还没有登陆,不能发表评论。立即登陆)